隨著反“四風”、改作風的深入,從嚴治黨成為政治新常態(tài),一些干部身上的“不適應癥”也越來越明顯。比如,機場貴賓廳關(guān)閉后,有人就犯了難。河北一名縣委書記感嘆:雖然坐了無數(shù)次飛機,但取消貴賓廳等細致服務后,我比剛進城的農(nóng)民還懵懂,訂票、取票、換登機牌等,不問就不知道,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。(11月3日人民日報)
“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”,比喻形象、生動,這個縣委書記面對新情況的眼花繚亂、少見多怪、不知所措的“光輝形象”呈現(xiàn)出來了。關(guān)閉貴賓廳后“不會辦登機”,看似可笑,不可信,但絕非笑話,也絕不是領導干部“不適應癥”的個例,類似的還有不少。比如,一些干部去醫(yī)院不知道怎么掛號、乘公交車不知道如何投幣刷卡、參加培訓會走錯教室……諸如此類,不一而足。各地各單位狠抓作風建設以來,導致一些干部在學習、工作和生活中出現(xiàn)了不能自理的現(xiàn)象,在讓人忍俊不禁,感覺不可思議的同時,這樣的“本領恐慌”,更令人擔憂,發(fā)人深省。
不適應”是因為對過去的美好太留戀和不舍。當然根治“不適應癥”非一朝一夕,需要一定的時間來“調(diào)養(yǎng)”。然而作為領導干部有了“病”卻拖不得、慢慢來,切忌諱疾忌醫(yī),必須要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,從思想和靈魂深處看清這種“特權(quán)病”的危害,才能做到“對癥下藥”。領導干部要樹立起親力親為的思想,放下架子、打掉官氣,回歸健康、樸實、為民的本色,打破一切不應有的特權(quán),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系、權(quán)為民所用、利為民所謀。只有這樣,“四體不勤”這種“特權(quán)病”的生存土壤才不復存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