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進江蘇省委會主委、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朱曉進認為,從思維能力上看,女生好靜,善于記憶和歸納,男生的思維比較跳躍,擅長演繹推理。男女生同齡入學的結(jié)果是,女生往往強于男生,尤其在語言的學習上。對此,他建議,不妨將男生的入學年齡延遲到8歲,女生還是6歲上學,這樣男生可以在6-8歲的時間段釋放天性,好好玩,鍛煉思維能力。江蘇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相關負責人則表示,目前男孩危機是個全球問題,主要是現(xiàn)行教學模式更適合女生,難以發(fā)揮男生的優(yōu)勢。為了解決男孩危機,教育要做些什么?推遲男生入學年齡,改革教學模式,還是采取其他措施?歡迎來稿。
所謂“男孩危機”就是指男生在學業(yè)、體質(zhì)、心理及社會適應能力等各方面都落后于同齡女生的現(xiàn)象。例如,在學業(yè)方面: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,女生的學業(yè)優(yōu)勢不斷擴展和延伸,幾乎在所有學科領域、在各級教育水平上女生的學業(yè)表現(xiàn)都趕上或者超過了男生,各地高考狀元及單科狀元女生均占多數(shù)。男生的學業(yè)落后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延伸到高等教育領域。在體質(zhì)方面:他們比以前更高更重了,但肺活量、速度和力量,以及視力指標上連連下降。男孩的體質(zhì)危機不僅給自己的未來蒙上陰影,給未來國民素質(zhì)埋下隱患,更直接危及到國家安全。征兵工作面臨熱情高、體質(zhì)差、合格率低的現(xiàn)狀就是具體表現(xiàn)。在心理方面:許多男孩身陷心理危機,在各種成長熱線、咨詢機構(gòu)中,需要幫助的男孩往往多于女孩。男性青少年比女性青少年更易于沉溺于網(wǎng)絡。在多動癥、學習障礙、智力障礙、自閉癥等兒童青少年階段常見的心理疾病上,男孩的發(fā)病率遠高于女孩。在社會適應能力方面:男孩的社會適應也不容樂觀,毋庸諱言,男孩是一個更容易卷入暴力和犯罪的群體。在工讀學校、未成年犯管教所中,男孩的數(shù)量要遠遠多于女孩。對此,著名社會學家安東尼·吉登斯認為:“威脅社會秩序的不是暴力和犯罪,而是男人”。
然而,造成“男孩危機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 首先,男孩的學業(yè)成就、體質(zhì)、心理以及社會適應所面臨的“男孩危機”都與現(xiàn)行的教育模式有著密切的關系。簡言之,以升學考試為中心的“應試教育”是男孩危機中最為兇猛的殺手,并因此加劇了所有危機對于男孩的傷害。這是因為:
一方面由于“應試教育”忽視了男孩活潑好動的特點造成“男孩危機”。這是因為與女孩不同,男孩更傾向于以運動、實驗操作、使用計算機、參與體驗的方式學習。性別教育專家邁克爾·古里安認為,男孩的大腦與女孩大腦相比,更多地依賴動作,更多地依賴空間機械刺激。男孩天生更容易接受圖表、圖像和運動物體的刺激,而不易接受單調(diào)的語言刺激。同樣面對教師滔滔不絕的講授,男孩的大腦就要比女孩更有可能感到厭煩、分心,他們也更容易表現(xiàn)出瞌睡或坐立不安的行為。
另一方面由于“應試教育”限制了男孩的成長性格導致“男孩危機”。這是因為男孩愛冒險、愛挑戰(zhàn)、愛爭吵、愛跑動,這些行為傾向都與男孩體內(nèi)更高水平的雄性激素分泌有關。當男孩體內(nèi)的每一根神經(jīng)都催促他去跑去跳時,他卻被要求必須坐得端端正正,把手背在后面,聽上幾個小時的課。從生物學角度來說,男孩一天至少需要4次較為充足的課外活動,但事實上能得到一次就算不錯了,因為有些學校出于安全和安靜的考慮,常常禁止學生課間奔跑,甚至拆掉了單杠、雙杠等運動器械,春游、秋游或遠足之類的野外活動更不敢組織,社會實踐也是少而又少。這使得男孩們認為學校是一個和他們作對的場所,他們擅長的方面——運動技能、視覺和空間技能,以及他們的勃勃生機,在學校中未能得到很好的承認。學習不占優(yōu)勢,特長得不到發(fā)揮,性格發(fā)展得不到引導。男孩長期在學校得不到正面的反饋,最終造成了嚴重的傷害。當然,“應試教育”對男孩和女孩都不利,但與女孩相比,男孩更容易成為“應試教育”的犧牲品。
其次,由于男孩與女孩在大腦方面存在著極大的差異是造成“男孩危機”的主觀原因。這是因為:從智力上來說,女孩一般說話較早,造句及表達能力較好,她們很早就會讀寫,在中小學時期很少出現(xiàn)閱讀問題,有良好的言語推理能力,很少出現(xiàn)言語混亂的情況。而十多歲的男孩則具有較好的空間立體感及視覺表象能力,這對將來的數(shù)學和物理的學習非常重要。因此,青春期以后的男孩往往數(shù)理成績優(yōu)于女生。
從思維能力上看,女生好靜,善于記憶和歸納,男生的思維比較跳躍,擅長演繹推理。男女生同齡入學的結(jié)果是,女生往往強于男生,尤其在語言的學習上。就社會化而言,從兒童時代到青春期,男孩總是更具競爭性、侵犯性和支配性;女孩則更喜歡交往,并注重發(fā)展親密的友誼。從社會意識形成的那一刻起,女孩更趨向于聽從成人的命令,男孩則常用身體的、情緒的及理智的方式來表示對抗,因此也經(jīng)常出現(xiàn)行為問題。
由此可知,“男孩危機”跟我們今天的“應試教育”有著很大的關系。學校“應試教育”漠視性別差異,男孩的一些好動、競爭與叛逆的天性往往被看作缺點。而且,“應試教育”強調(diào)動腦而不注重動手能力,天性“想跑想跳”的男孩被按在座位上學習,缺乏應有的運動鍛煉。加之學校和社會采取單一的評價方式,把“成績搞上去”當做唯一要求,使男孩深感挫??;此外,現(xiàn)在學校里大部分教師是女性,教育環(huán)境中缺乏男性教師,這種教育方式也對男孩的成長不利。還有,現(xiàn)在城市里的男孩多是獨生子女,家長和學校對他們的保護和限制過多,束縛了男孩個性的張揚。男孩危機并非中國獨有,它已成為一種國際性的現(xiàn)象。而網(wǎng)絡時代、獨生子女一代成年,這些都成為加劇“男孩危機”的因素。于是,拯救"男孩危機"的口號應運而生。
為此,筆者建議,拯救“男孩危機”勢在必行。首先,筆者完全同意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朱曉進的建議,不妨將男生的入學年齡延遲到8歲,女生還是6歲上學,這樣男生可以在6-8歲的時間段釋放天性,好好玩,鍛煉思維能力。
其次,一定要變傳統(tǒng)的“應試教育”模式為“以提高孩子的創(chuàng)新精神和實踐能力”為最高目標的“素質(zhì)教育”模式,改片面追求“升學率”和“考試分數(shù)”這個單一的評價方式為努力培養(yǎng)“德、智、體、美、勞”等各方面全面發(fā)展的多元化的“綜合考核”的評價機制。所以,教育一定要面向全體學生,使每個學生的興趣、愛好、特長、個性都得到和諧、充分的發(fā)展,不能只注重少數(shù)優(yōu)秀生,而放棄大多數(shù)學習上的“貧困生”和“特困生”,因為這些學生大多是男生。為了配合素質(zhì)教育 ,必須積極搞好第二課堂,充分利用創(chuàng)辦的少年宮適當開展一些生動有趣的科技創(chuàng)新活動、文娛體育活動、自制教具活動、書法寫作活動、攝影繪畫活動、環(huán)境考察活動、參觀訪問活動、競賽活動和游藝活動等,充分發(fā)揮每個學生的愛好和特長,使他們能夠健康成長。
還有,教師和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,一定要鼓勵孩子們多動手和多運動;多一些肯定和表揚,少一些批評和責怪。這是因為消極的評價對男孩的傷害很大,它可以毀掉男孩的自信、樂觀,會變的懦弱和自卑,正確的表揚和肯定會使男孩確認自己的判斷,對自己的能力感到驚喜,他的下一次努力就會更有信心,當成就欲一步一步地得到提升,男孩的潛力就逐步地被挖掘出來。所以說,表揚和肯定對于男孩就是給他提供了最大的機會。男孩通過父母和老師的眼光看待自己,父母和老師的愛、理解、鼓勵是男孩的強心針,特別在男孩遇到挫折的時候更是如此。當男孩受到挫折時,家長和老師應該給他們正向的回饋,幫助他們總結(jié)原因,提出改進意見并加以鼓勵。 這就需要我們的家長處理好以下兩個問題:
一是當孩子在學校受到批評怎么辦?我們的大多數(shù)父母是怎么做的呢?孩子在學校受到老師的批評,回到家后,說的話大部分都是“你怎么這么笨?”;“這都是你不聽話的后果,活該!”;“你怎么這么不爭氣?”;“你真給我丟臉”;“我怎么有你這么個兒子”;“我再也不想見你到了”;“要你這個笨蛋有什么用”;“再考這么點分,你就別回家了!”……。等等惡毒的語言,像劍一樣刺傷兒子心。有的家長對孩子甚至拳打腳踢。這樣的做法大大地加劇了男孩失敗的情感體驗,沉重地打擊了男孩的成就欲。慢慢地,一個問題男孩就誕生了。當你想挽救一個意志瀕臨崩潰的男人的時候要比你培養(yǎng)一個健康向上男孩困難的多的多。
二是 要正確對待兒子的學習成績。 學習本身是件快樂的事情,但是,在許多家長的眼里,學習成績被當作追求的第一目標,張口閉口都是學習,學習學習再學習。考試好——獎勵,考試不好——懲罰,甚至打罵。很多孩子一聽到學習就緊張,甚至產(chǎn)生了厭煩、恐懼、逆反心理反應。孩子們沒有快樂的童年,不能看動畫片,不能上網(wǎng),不能玩耍,不能游戲。 是的,現(xiàn)在“應試教育”在中國普遍存在,要孩子們從分數(shù)和名次的壓力中擺脫出來還是有難度的。但是,我們家長要端正心態(tài),采取正確的方法來面對學習成績,對孩子的壓力就會小一點,孩子的成長空間就會大一點。事實告訴我們,只要我們尊重男孩的大腦,尊重男孩內(nèi)在的成長規(guī)律和學習的意愿,我們的男孩就一定能成長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。
中國教育專家孫云曉與兒童心理學博士李文道、趙霞歷時一年半,以眾多研究為基礎,對當代中國男孩的狀況作了科學翔實的描述,設計出四項具體對策幫助男孩走出危機:一是改變對男孩的態(tài)度--接受男孩更脆弱的事實、耐心等待暫時落后的男孩、學會欣賞與女孩不一樣的男孩;二是父親要成為男孩的榜樣和引路人;三是母親要勇于"放養(yǎng)"男孩;四是學校和家庭要因性施教。研究表明,5歲男孩的大腦語言區(qū)發(fā)育水平只能達到3歲半女孩的水平,男孩的生理發(fā)展和心理發(fā)展總體落后于女孩。為此,孫云曉還建議:父母們千萬不要讓男孩在6歲前入學。
2012年3月6日,全國人大代表、上海市教育發(fā)展基金會理事長王榮華在上海代表團開放日發(fā)言。提出建議:首先,不僅"因材施教",還應確立"因性施教"的教育平等觀,使男生和女生都能發(fā)揮各自的性別優(yōu)勢,克服現(xiàn)代教育無性別差異的單一平等觀;其次,教育部門要利用智庫力量,積極探索建立新的評價機制和教育模式,以綜合評價代替單一的學業(yè)成績評價,將能力評價與成績評價結(jié)合起來,讓男生的特點與優(yōu)勢得到展現(xiàn)和認可;第三,要逐步改善教師性別比例,鼓勵更多的優(yōu)秀男性從事教育事業(yè),改變中小學師資隊伍性別結(jié)構(gòu)上偏女性化的現(xiàn)狀;第四,據(jù)男生和女生在諸多方面的差異,嘗試進行分性別教學,實現(xiàn)性別發(fā)展平衡。例如,早在2012年,上海就出現(xiàn)了辦“男子中學”的應對設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