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,自白公善壘就第一塊城磚,獨屬于邵陽的精氣神便開始凝聚、發(fā)軔!
南宋,理宗為太子時被封邵州,登基后升邵州為寶慶府,寶慶之名始傳!
近代,“睜眼看世界”之魏源、護國起義之蔡鍔,山河風云間,邵陽風骨愈顯!
如今,“二中心一樞紐”建設正啟,古城底蘊上、邵陽精神中,湘中湘西南經濟文化中心其興可望、其彩將煥。
市文化藝術中心。
精神傳承,凝練文化中心建設的閃亮內核
湖南省社會科學院原院長朱有志、湖南師范大學教授劉茂松在調研報告中指出,聯通南北、橫貫東西的國家級大通道交匯,邵陽正在成為全國重要的區(qū)域性交通樞紐;縱觀自然地理和城市經濟地理,邵陽是最具發(fā)展?jié)撡|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。同時,邵陽中心城區(qū)擁有成為山水文化名城的人文生態(tài)優(yōu)勢。
優(yōu)勢在哪里?應是這座有著2500余年歷史的古城文化凝練和精神傳承及其獨特的展現、所煥發(fā)的力量。
邵陽文化源遠流長。據市社科聯專家研究資料,邵陽文化主要源頭包括楚文化、湖湘文化、梅山文化。
邵陽地區(qū)在春秋末期納入楚國版圖,楚文化是邵陽文化的最初源頭,其本質的特征是堅忍品格和尚武精神。無疑,這一特征被邵陽人所繼承,如甲午陸戰(zhàn)中著名的牛莊戰(zhàn)役,魏光燾以家鄉(xiāng)寶慶招收的3000子弟力抗近四倍于己之敵;如蔡鍔將軍率護國軍反對袁世凱稱帝。
湖湘文化是在楚文化的基礎上發(fā)展起來的新楚文化,特征是理性和尚實。這些精神對邵陽文化以重大影響,邵陽近代史上杰出代表魏源、蔡鍔就是經世致用學說的踐行者。
而梅山文化作為一種原始漁獵文化,讓其核心地區(qū)之一的寶慶舊地一開始就有了勤勞樸實、不屈不撓之精神內核。
也正是文化的淬煉和傳承,邵陽精神才得以彰顯。“吃得苦、霸得蠻、耐得煩”的寶古佬,充盈著不甘人后、敢想敢闖的力道,也從未缺少開放、求實、拼搏、團結、奉獻的特性。
從魏源思想到邵陽對外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,從改革開放初期的“邵東現象”到百萬邵商滿天下;從胡曾、賀綠汀到劉坤一、姚喆,從“鐵打的寶慶”到眾志成城創(chuàng)國衛(wèi),邵陽精神,愈加抖擻!
市博物館內效果圖。
“邵陽作為湖湘文化重鎮(zhèn),歷史文化積淀深厚,地域文化優(yōu)勢明顯,民族文化豐富璀璨,文化發(fā)展后勁充足。全市上下都應該以高度的文化自信,自覺投身到建成文化強市的偉大實踐中來。”邵陽市文聯主席張千山如此說。
湘中湘西南文化中心建設,在于文化生機蓬勃,在于往來者之傳承、將興者之遞進,就如資江、邵水奔騰之古城。
早在上世紀60年代,湖南省祁劇院排演的《昭君出塞》、《鬧嚴府》多次晉京演出,受到毛主席、周總理等中央領導和梅蘭芳、田漢等藝術大師的高度贊揚。形成于清代道光、咸豐年間的邵陽花鼓戲,曾有“邵陽花鼓走天下”之說。創(chuàng)作于1988年《兒大女大》28年來演出3000多場,稱得上是湖南省戲劇界的一個奇跡。
祁劇和花鼓戲只是邵陽的兩個非遺項目。而目前,從武岡絲弦到隆回灘頭木版年畫,從城步雕龍舞到新邵孫氏正骨術,邵陽已擁有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4項,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30項。
在非遺傳承和文化保護中,邵陽涌現了覃保來、劉啟后等一批民俗專家學者。在探索非遺項目產業(yè)化發(fā)展方面,邵陽建立藍印花布、寶慶竹刻等生產性保護基地。
文化之于邵陽的印記,自然不止于此。10個(23處)“國保”單位,56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,還有不斷增加的歷史文化名鎮(zhèn)、名村等。
從新石器時期的石劍、石斧、石紡輪、彩陶等器物,到“城步巖畫群”考古發(fā)掘,到“寶慶府古城墻”、“水府廟戲樓”、“塘田戰(zhàn)時講學院”等文物保護單位的全面整修,古老寶慶留給我們的印記正煥發(fā)著異彩。
為讓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,邵陽定期舉辦城步“六六”山歌節(jié)、綏寧四八姑娘節(jié)、隆回花瑤“討僚皈”等系列文化節(jié)慶活動 。目前,中國湖南(南山)六月六山歌節(jié)已成為湖南省四大節(jié)慶品牌之一,“中國山歌之鄉(xiāng)”品牌正日益形成。
昔日碼頭的船來客往與同洪亮的資水灘歌已隨波消逝,而銘刻于寶慶兒女心靈和情愫之中的文化卻依然光芒璀璨。
寶慶竹刻作品《文竹首飾盒》。
融合發(fā)展,奏響文化中心建設的鏗鏘樂章
“邵陽成為區(qū)域性經濟文化中心是我省優(yōu)化空間格局的現實需要。”“邵陽地處環(huán)長株潭經濟圈至大湘西經濟圈的過渡帶、湖南北部地區(qū)到南部地區(qū)的結合部,隨著婁底進入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區(qū)的半小時經濟圈,湘中湘西南地區(qū)更加迫切需要打造一個區(qū)域性經濟文化中心和核心增長極”。
朱有志和劉茂松有這樣的建議:“出臺支持邵陽建設成為區(qū)域性經濟文化中心的政策文件”“全面融入滬昆高鐵經濟帶和張吉懷精品生態(tài)文化旅游經濟帶。”
邵陽市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王銘祥表示,我市提出的建設“二中心一樞紐”戰(zhàn)略,就湘中湘西南文化中心建設而言,體現了決策層的高度文化自覺、文化自信和歷史擔當,符合文化強國、文化強省的時代潮流,符合邵陽文化底蘊深厚、文化資源和成果豐碩的現實,也符合邵陽廣大人民群眾的心愿。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兼?zhèn)洹?/p>
市體育中心。
“湘中湘西南經濟文化中心的建設,要更能體現邵陽歷史的久、城市的美和邵陽的特色。要凝聚更多更大力量,增強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的互通互融,進一步促進邵陽文化的傳承和傳播。”邵陽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馬鐵鷹如此說。
“申報和打造國家歷史文化名城,是邵陽建設湘中湘西南文化中心的一大助力。”市文物局局長胡光華認為,邵陽有文物資源居全省前列、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等優(yōu)勢,在文物和文化品牌的打造上大有可為。
無論專家學者的建議,還是邵陽的舉措,都預示著“二中心一樞紐”建設已在軟件建設和硬件建設上、在融合發(fā)展中發(fā)力,湘中湘西南文化中心建設亦是如此。
大劇院如青蓮出水,左右建筑似扁舟蕩漾,巨大的建筑群矗立在邵陽大道新城區(qū),美輪美奐,這就是占地175畝、總建筑面積約10萬平方米的市文化藝術中心。
博物館(含“非遺”展覽館)、文化館、圖書館、美術館和城市規(guī)劃展覽館,館館蘊彩將綻;大劇院、青少年活動中心和婦女兒童活動中心,“一院”、“兩中心”堪稱國內一流。這是屬于邵陽品位的新地標,又何嘗不是古城文化傳承之領地、興盛之表征。
將喜迎2018年省運會的市體育中心,包括近30000個座位的主體育場、6000個座位的主體育館以及全民健身廣場等,將讓敢于拼搏、不甘人后的邵陽人在“運動”中自豪起來。
這些,是承載文化的建筑,也是湘中湘西南經濟文化中心建設的硬件所在。而昂揚著的、煥發(fā)邵陽文化之絢麗的,還有數百萬群眾樂享于其中、助力于其中的文化工程。
2016年湖南省“歡樂瀟湘”群眾文藝匯演決賽邵陽市專場節(jié)目:歌舞《宗祠印象》。
同時,隨著湘商產業(yè)園建設的穩(wěn)步推進,我市各地文化產業(yè)園、產業(yè)基地建設也蓬勃而興。11月底,省發(fā)改委公布了第二批“湖南省服務業(yè)示范集聚區(qū)”名單,邵陽北塔特色文化集聚區(qū)入選。
該集聚區(qū)“十二五”期間基本建成北塔生態(tài)園、湘窖酒業(yè)生態(tài)釀酒園等重點項目,并正式啟動建設湘西南文化藝術產業(yè)生態(tài)園、湘商文化旅游產業(yè)園項目。其湘商文化旅游產業(yè)園初步規(guī)劃由文化地產區(qū)、現代游樂園、動漫產業(yè)園、印刷產業(yè)園組成,建成后將成為湘西南地區(qū)最閃亮的“特色文化”名片。
揚長補短,匯集文化中心建設的強大力量
建設湘中湘西南文化中心,需要在“二中心一樞紐”戰(zhàn)略實施的“一盤棋”中,立足本土優(yōu)勢,迅速補齊人才、基礎設施等方面的“短板”,步調一致匯聚強大力量。
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,切實從思想和行動上齊心協力實現這一邵陽人的“文化夢”,王銘祥表示,就需要全市上下增強文化自信、自覺和歷史擔當,把文化建設和經濟發(fā)展放在同等重要位置。需要改變文化基礎設施相對落后等狀況,加大投入,建設和完善適應文化發(fā)展的基礎設施建設。要解決人才問題,通過出臺政策,培養(yǎng)、引進一大批文化藝術人才,改變目前各類文藝人才“青黃不接”的現狀。要創(chuàng)文化精品力作,因為沒有大量高質量、高品位的文化作藝術作品,就不可能產生文化繁榮的高峰;只有大批正能量的精品力作的涌現,才能讓湘中湘西南文化中心建設具有雄厚的軟實力。要各級各部門通力合作,參與支持文化事業(yè),才能形成文化強市的濃郁氛圍和強大力量。
邵陽花鼓戲《磨豆腐》。
“應深刻認識和充分利用國家的、本土的、歷史的、民族的文化資源優(yōu)勢”,張千山建議,應以市區(qū)為中心,以東部城市群和西部生態(tài)圈為依托,積極發(fā)展山水旅游、科技教育、醫(yī)療康養(yǎng)、體育健身、優(yōu)秀歷史、地域傳統(tǒng)、民族民俗文化。應做好旅游與傳統(tǒng)文化資源的結合文章,做好文化創(chuàng)意、文藝創(chuàng)作與山水景觀資源的結合文章,做好品牌項目、品牌活動與全民文化消費的結合文章,以演出、歌謠、故事、書畫等各種形式給崀山、南山、云山、黃桑等山水名勝注入豐富多層引人入勝的文化元素,系統(tǒng)化打造崀山旅游品牌,豐富與放大綏寧四月八姑娘節(jié)、城步六月六山歌節(jié)、隆回花瑤系列節(jié)慶、洞口宗祠文化節(jié)等旅游文化節(jié)會。
胡光華則建議,應整體打造好一批文物亮點,比如蔡鍔故居、召伯窯址、古城墻等??烧衔沂性姰?、書法、古玩界資源,建設形成全省的大型綜合古玩藝術品交流中心;充分發(fā)揮博物館展示、交流、研究功能,讓世界關注邵陽,也讓邵陽了解外地文化,并通過專題形式針對學生等特定對象舉辦展覽展示活動,讓博物館成為充滿活力的文化傳承和撒播之“核”。
一個前所未有的命題,建設“二中心一樞紐”藍圖,巨櫞已繪就,湘中湘西南文化中心亦在其中!
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,興盛大邵陽之文化、精神,并使其在全市上下的努力中傳承、傳播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