邵陽新聞網4月3日訊(通訊員 易芬芬)3月29日,邵陽市第二人民醫(yī)院心血管團隊成功完成首例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(ICD)手術,為一名73歲高危心律失常患者提供精準治療。
ICD的植入,標志著邵陽市第二人民醫(yī)院在復雜心律失常介入治療領域上邁上新臺階。該患者因陣發(fā)性胸悶、心悸入院,既往有冠心病支架植入術 室壁瘤,有反復暈厥病史,入院完善心電圖為室上心動過速。擬行射頻消融術,術中電生理檢查時,意外發(fā)現患者同時存在室性心動過速,室性心動過速起源于室壁瘤部位,如處理室上速,患者仍會出現反復的室性心動過速,如同時處理室性心動過速,有可能會導致心臟破裂。
綜合評估后,邵陽市第二人民醫(yī)院內三科手術團隊迅速調整治療方案,決定為患者行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(ICD)。術中,通過微創(chuàng)技術將ICD裝置精準植入患者胸壁,該設備可24小時監(jiān)測心電活動,一旦檢測到室速或室顫,立即通過電擊復律或抗心動過速起搏恢復正常心律。術后患者恢復良好,未再出現暈厥或室速發(fā)作,目前正在恢復過程中。主治醫(yī)師肖凱彬介紹,ICD是惡性心律失常的“救命利器”,是預防心源性猝死的有效手段,尤其適用于室速、室顫高危患者。本例患者同時存在室上心動過速、室性心動過速,且合并室壁瘤,傳統(tǒng)治療矛盾重重,ICD成最優(yōu)解。該科主任譚超提醒,老年人群需警惕心律失常信號,老年人若出現不明原因暈厥、心悸或眼前發(fā)黑,應盡早就醫(yī)排查心律失常。對于確診嚴重心律紊亂的患者,ICD植入或可成為“生命保險”。